一、核心贸易港口
仰光港(Yangon Port)
地位:缅甸最大港口,全国约90%的进出口贸易通过该港完成,位于仰光市伊洛瓦底江三角洲,总面积3.5平方公里,拥有13个泊位和2个定船泊位,水深9米,可停靠万吨级货轮。
功能:主导集装箱、散货、油品及农产品运输,出口矿石、木材、棉花,进口工业制成品,设有稻谷、杂货、集装箱专用码头。
区位优势:通过伊洛瓦底江连接内陆,是内河与海运的交汇枢纽。
勃生港(Bassein Port)
规模:伊洛瓦底省核心港口,位于勃生河口,服务于缅甸三角洲农业区,出口稻谷、手工艺品,部分码头需疏浚以容纳大型货船。
毛淡棉港(Mawlamyine Port)
特色:缅甸南部重要港口,位于坦温河畔,距马尔塔班湾25海里,拥有6个浮桥码头和2个混凝土码头,处理稻谷、杂货及普通货物。
迪拉瓦港(Thilawa Port)
功能:缅甸最大滚装码头,邻近仰光港和迪拉瓦经济特区,侧重国际转运与工业物流。
实兑港(Sittwe Port)
贸易:缅甸西部若开邦首府港口,位于卡拉丹河口,主导大米出口(年出口量超10万吨),进口成品油、布料等。
二、其他重要港口
丹老港(Mergui Port):位于安达曼海丹老群岛,拥有400年航海历史,曾是东印度贸易公司前哨,现处理区域贸易与渔业。
山多威港(Thandwe Port):西部港口,含Tha Pyu Chin码头(杂货船)和Jade Taw码头(内河驳船),仓储设施有限。
三、港口体系特点
地理分布:
南部(仰光、毛淡棉):国际贸易核心区,依托伊洛瓦底江三角洲及安达曼海航线。
西部(实兑、山多威):连接孟加拉国及印度市场,侧重农产品出口。
南部群岛(丹老):渔业与历史贸易节点。
贸易结构:
出口:稻谷(勃生港)、木材(仰光港)、海产品(丹老港)。
进口:工业制成品(仰光港)、成品油(实兑港)。
国际地位:仰光港为中缅“陆海新通道”关键节点,支撑中缅经济走廊建设。
以上港口构成缅甸“江海联动”的物流网络,巩固其作为东南亚农业与资源贸易枢纽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