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港口
海法港(Port of Haifa)
地位:以色列最大港口,地中海东岸核心枢纽,承担全国约50%的国际贸易,年吞吐量超200万标准集装箱,是“一带一路”沿线重要节点港口。
功能与设施:
集装箱码头:拥有现代化装卸系统,可停靠12万吨级船舶,连接欧洲、亚洲及非洲航线。
石油码头:配套海上油泊设施(水深15.8-17.7米),处理原油及化工品进出口。
客运枢纽:提供地中海沿岸国际邮轮服务,年接待旅客超50万人次。
埃拉特港(Port of Eilat)
战略意义:以色列唯一红海港口,位于亚喀巴湾西岸,毗邻约旦和埃及边境,是以色列进入印度洋的关键门户,承担能源运输(液化天然气)和区域贸易中转功能。
特色:
地理位置:连接红海与印度洋,避免地中海航线依赖,强化对亚洲和非洲贸易通道。
旅游业:周边海域为全球知名潜水胜地,配套游艇码头和海洋生态保护区。
二、港口体系特点
地理分布:
地中海沿岸(海法港):国际航运核心区,辐射欧洲及北非市场。
红海沿岸(埃拉特港):战略补充港口,保障印度洋方向贸易自主性。
贸易结构:
出口:化工产品(海法港)、农产品(海法港)。
进口:能源(埃拉特港)、机械设备(海法港)。
国际合作:海法港通过“一带一路”深化与亚洲国家物流合作;埃拉特港被纳入中巴经济走廊延伸规划,提升区域能源通道稳定性。
以色列港口网络依托地中海与红海的双向通道,支撑其年均4.8%的外贸增长,物流产业占GDP比重达6.5%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