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贸易港口
马尼拉港(Manila Port)
地位:菲律宾最大港口,首都经济中心,年处理量占全国70%以上,分南港(MANILA SOUTH)和北港(MANILA NORTH),南港侧重集装箱业务,北港处理散货和滚装运输,最大水深15米。
功能:连接国际航线,主导电子产品、纺织品出口,进口机械设备与化工原料,码头配备80吨级岸吊和64万平方米仓储区。
宿务港(Cebu Port)
规模:菲律宾第二大港口,东南亚航线核心枢纽,年货物吞吐量增速超10%,冷链物流网络覆盖生鲜与电子产品,拥有深水泊位和现代化装卸设施。
区位:宿务市为菲律宾最古老城市,港口通过跨岛公路与铁路连接南部工业区,承担全国30%的纺织品出口。
达沃港(Davao Port)
特色:棉兰老岛最大港口,出口香蕉、菠萝等农产品,年处理量超500万吨,航道水深12米,可停靠10万吨级货轮。
贸易:对接印尼、马来西亚贸易,进口矿产与机械设备,港口扩建后新增自动化集装箱堆场。
二、其他重要港口
八打雁港(Batangas Port):吕宋岛南部工业港,处理石油化工产品,连接马尼拉经济圈,年吞吐量增速8%。
苏比克湾港(Subic Bay Port):前美军基地转型自贸港,侧重汽车制造与电子元件出口,水深16米,可容纳超大型集装箱船。
桑托斯将军城港(General Santos Port):南部渔业中心,年处理金枪鱼等海产品超200万吨,出口至中日韩市场。
普林塞萨港(Puerto Princesa):巴拉望岛旅游与物流枢纽,以鳄鱼养殖与地底河流闻名,出口木材与矿产。
三、港口体系特点
地理分布:
吕宋岛(马尼拉、八打雁):全国经济核心区,主导国际贸易与工业品运输。
维萨亚斯群岛(宿务、苏比克):连接东南亚航线,聚焦电子与农产品出口。
棉兰老岛(达沃、桑托斯将军城):农业与资源出口基地,辐射印尼与马来西亚市场。
贸易结构:
出口:电子产品(马尼拉港)、纺织品(宿务港)、农产品(达沃港)。
进口:机械设备、石油制品、化工原料。
国际地位:马尼拉港位列全球前50大集装箱港口,宿务港为东南亚航线关键中转站。
以上港口构成菲律宾“群岛经济走廊”的核心物流网络,支撑其作为东南亚海陆联运枢纽的战略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