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贸易港口
巴生港(Port Klang)
地位:马来西亚最大港口,年处理能力超1400万标准箱,毗邻首都吉隆坡,集集装箱、散货、液体化工品及汽车滚装运输于一体,配备自动化码头与智能堆场系统。
功能:通过铁路连接吉隆坡国际物流中心,西港区可停靠15万吨级货轮,主导东南亚航线。
丹绒帕拉帕斯港(Port of Tanjung Pelepas, PTP)
规模:东南亚最繁忙港口之一,拥有现代化设施,年集装箱吞吐量增速显著,主要承担国际转运业务,与新加坡形成竞争。
区位:位于柔佛州,距新山16公里,连接中日韩远洋航线。
槟城港(Penang Port)
特色:槟城岛核心港口,深水泊位可停靠15万吨级船舶,北港专注集装箱业务,西港处理散货与液体货物,年吞吐量约600万标箱。
交通:通过跨海大桥与大陆相连,并与巴特沃斯铁路枢纽形成联运体系。
马六甲港(Malacca Port)
战略地位:位于马六甲海峡中段,国际航运必经之地,丹绒柏勒巴斯深水码头水深18米,可处理超大型集装箱船。
合作项目:皇京港综合开发为中马“两国双园”项目,规划建设邮轮母港与自贸区。
二、其他重要港口
巴西古当港(Pasir Gudang):柔佛州工业港,侧重石油化工与大宗散货运输,年处理量增速显著。
关丹港(Kuantan Port):东海岸经济特区核心港口,处理液化天然气(LNG)、矿产及农产品,连接中国“一带一路”项目。
东马港口群:
民都鲁港(Bintulu Port):砂拉越州液化天然气出口枢纽,年处理量占全国LNG出口70%以上。
古晋港(Kuching Port):沙捞越州农产品与木材出口中心。
三、港口体系特点
地理分布:
西马(巴生港、丹绒帕拉帕斯港):面向马六甲海峡,主导国际贸易与转运业务。
东马(民都鲁港、古晋港):聚焦能源与农业出口,支撑区域资源经济。
贸易结构:
出口:电子产品(槟城港)、液化天然气(民都鲁港)、棕榈油(巴西古当港)。
进口:机械设备、化工原料、粮食。
国际地位:巴生港位列全球前20大集装箱港口,丹绒帕拉帕斯港为马士基、地中海航运等国际船公司核心中转站。
以上港口构成马来西亚“海峡经济走廊”的核心物流网络,支撑其作为东南亚海运枢纽的全球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