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贸易港口
奥克兰港(Auckland)
地位:新西兰最大城市港口,承担全国主要集装箱运输及工业贸易,年吞吐量居全国前列,以乳制品、肉类和木材出口为主。
功能:国际航运枢纽,直航覆盖中国、澳大利亚及东南亚,航程约16-18天。
陶兰加港(Tauranga)
特色:新西兰货物总量最大港口,天然避风水道,集装箱吞吐量超95万标准箱,主导木材、液体散货及冷藏产品运输。
经济:区域经济核心,原木出口和旅游业贡献显著。
惠灵顿港(Wellington)
定位:首都港口,南北岛交通要冲,输出肉类、乳制品及羊毛,输入石油、汽车等工业品,兼具战略和文化意义。
运输:通过陆运和铁路连接奥克兰,中转效率较高。
利特尔顿港(Lyttelton)
功能:南岛农牧产品核心出口港,集装箱与散货码头分设,连接澳大利亚悉尼港(航程约20-22天)。
设施:东部集装箱区与西部散杂货泊位分工明确。
内皮尔港(Napier)
贸易:霍克湾地区核心港口,出口木材、水果及葡萄酒,以艺术装饰建筑和旅游吸引力著称。
航线:直航航程约21-24天,辐射太平洋区域。
二、其他重要港口
布拉夫港(Bluff):新西兰最南端港口,以渔业和短途贸易为主。
达尼丁港(Dunedin):南岛南部重要港口,输出农牧产品,经查尔莫斯港(Port Chalmers)运营。
纳尔逊港(Nelson):南岛北端港口,侧重木材、海产品出口。
新普利茅斯港(New Plymouth):北岛西岸能源港口,连接天然气和石油运输。
三、港口体系特点
地理分布:北岛(奥克兰、陶兰加)以集装箱和综合贸易为主;南岛(利特尔顿、布拉夫)侧重资源出口。
贸易结构:木材、乳制品(陶兰加)、肉类(惠灵顿)、矿产(利特尔顿)为出口支柱。
亚洲连接:奥克兰、陶兰加直航亚洲航线密集,支撑中新贸易。
以上港口构成新西兰国际贸易网络的核心节点,支撑其作为全球农牧产品和资源出口国的地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