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核心贸易港口
釜山港(Busan Port)
地位:韩国最大港口,全球第六大集装箱港,承担全国50%以上海运贸易,年集装箱吞吐量超2000万标箱。
功能:综合枢纽港,主导机械、造船、轮胎及水产品出口,东亚航线及国际航运公司(如中远、马士基)核心停靠点。
仁川港(Incheon Port)
定位:首尔外港,韩国西海岸最大港口,首都经济圈核心枢纽,70%贸易货物与中国关联。
设施:拥有6024米码头和33个泊位,兼顾木材、粮食装卸及金属交易(伦敦金属交易所东北亚中心)。
光阳港(Gwangyang Port)
特色:韩国第二大集装箱港,以石油化工、钢铁产业为主,21世纪新建的最大深水港。
区位:距釜山100公里,辐射全罗南道工业区,连接中日海运网络。
蔚山港(Ulsan Port)
经济角色:韩国最大油类货物进出口港,服务现代重工、SK能源等企业,年处理原油及成品油超亿吨。
产业:依托蔚山工业区,覆盖石化、汽车及造船业供应链。
二、其他重要港口
平泽港(Pyeongtaek):西海岸战略港口,侧重汽车、电子元件出口,连接京仁经济带。
浦项港(Pohang):钢铁工业专用港,浦项制铁(POSCO)核心原料进口与成品出口枢纽。
群山港(Kunsan):全罗北道工业港,服务钢铁、造船及农业机械出口。
丽水港(Yeosu):石油化工与LNG运输中心,拥有韩国最大炼油基地。
三、港口体系特点
地理分布:东南部(釜山、蔚山)以重工业为主;西海岸(仁川、平泽)对接中国贸易;南部(光阳、丽水)聚焦能源与化工。
贸易结构:出口以机械、石化产品、汽车为主,进口依赖原油、金属矿石及粮食。
国际地位:釜山港与上海港、新加坡港并列为东北亚航运中心,仁川港为中韩自贸协定核心节点。
以上港口构成韩国“太平洋经济带”的核心物流网络,支撑其全球制造业与贸易竞争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