国际海运中常见的隐藏费用分类解析
一、基础运费隐藏费用
计费规则陷阱
以“体积重”或“实际重”中较高者计费,但部分货代虚报体积或未提前说明规则,导致运费翻倍(如家具类货物体积重远超实际重)。
特殊货物处理费
超重/超尺寸附加费:单件超3吨或尺寸超集装箱限制,加收USD 500-1000/件。
危险品/冷冻货:需额外支付危包证审核费(USD 50/票)及专用集装箱租赁费。
二、操作类隐藏费用
港口操作费
THC(码头操作费):起运港和目的港均收取,部分货代拆分收费或虚增项目(如“文件费”重复收取)。
拆箱费(CFS Fee):拼箱货物到港后分拨产生的费用,单票可达USD 150-300。
清关与查验费
海关查验费:拼箱货物因连带查验产生费用,部分货代转嫁至客户且未提前告知。
滞期费/堆存费:因清关延误或提货超时,港口按日收取仓储费(如USD 50/天)。
三、附加费隐藏项
燃油及环境附加费
BAF(燃油附加费):随油价波动频繁调整,2025年因中东局势调涨至USD 200-500/柜。
低硫附加费(LSF):部分航线强制收取,费率约USD 100-150/柜。
旺季及拥堵附加费
PSS(旺季附加费):东南亚航线春节前加收USD 300/柜,部分货代未提前告知。
港口拥堵费(PCS):美西港口因装卸效率低,加收USD 50-100/柜。
四、目的港隐藏费用
末端派送费
偏远地区附加费:部分货代未提前确认地址是否偏远,到港后加收USD 200-500。
上楼/卸货费:承诺“门到门”却另收人工费(如RMB 500/层)。
清关杂费
关税预付手续费:部分双清包税服务隐含3%-5%手续费。
文件费(DOC):每票RMB 300-500,部分公司重复收取。
五、其他隐性成本
保险漏洞
保额不足:部分货代默认按货物价值80%投保,货损后理赔差额需客户承担。
免赔条款:易碎品(如玻璃制品)可能被排除在保险范围外。
汇率波动损失
CAF(货币调整费):人民币/美元汇率波动时加收3%-5%,未在合同明确标注。
避坑建议
合同透明化
要求货代提供全包价明细,明确标注THC、BAF、文件费等是否包含,避免口头承诺。
提前确认规则
测量货物精确体积/重量,避免计费争议。
确认目的港费用清单(如拆箱费、关税预付比例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