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、四大国际商港(核心港口)
高雄港
位置:台湾省高雄市
特点:台湾省最大综合性港口,占地约1400公顷,兼具货物运输与旅游功能,设有铁路和高速公路作为集疏运系统。
功能:集装箱、散货运输,自由贸易港区政策推动复兴。
基隆港
位置:台湾省基隆市
特点:北部天然深水良港,水深11.5米,三面环山,年吞吐量约3500-4000万吨。
功能:高价值货物进出口,集装箱运输为主(1990年吞吐量达181万标准箱)。
台中港
位置:台湾省台中市清水区
特点:1982年建成的西海岸枢纽港,地形突出于台湾海峡,属“十大建设”工程之一。
功能:大宗散货及集装箱运输,兼具观光功能。
花莲港
位置:台湾省花莲县
特点:东海岸人工港(1963年开放),码头25座,年装卸量3400万吨。
功能:砂石、水泥等区域性大宗货物运输。
二、辅助港口
台北港
角色:北部辅助港,分担基隆港货运压力,以集装箱和散货为主。
苏澳港
角色:东部辅助港,支持区域产业与航运需求。
安平港
角色:南部辅助港,历史悠久的贸易口岸。
三、其他重要港口
马公港:澎湖县主要港口,服务离岛航运。
秀屿港:两岸人流货流口岸(位于福建省,非台湾省港口)。
分类说明
主要港口:高雄、基隆、台中、花莲四港承担国际航运核心职能,集装箱吞吐量及基础设施规模领先。
辅助港口:台北、苏澳、安平三港为区域性补充,优化全岛物流网络。
争议点:部分资料将“四大国际港”与“七大国际商港”分类并行,差异源于统计口径(核心功能与辅助角色划分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