乍得作为内陆国家,无直接出海口,其港口体系以内河运输与跨境中转为核心。本土港口以恩贾梅纳为唯一主要内河港口,国际物流则依赖邻国港口中转,形成“内河+跨境”的复合运输网络。
本土主要港口
恩贾梅纳港(Port of Ndjamena)
核心地位:乍得首都的唯一内河港口,位于沙里河与洛贡河交汇处,承担全国主要货物(家畜、谷物、盐、枣椰)的集散与中转。
运输能力:依托乍得内河航道(总长4,830公里,其中2,000公里可全年通航),连接国内农业区与邻国市场。
跨境中转港口
因乍得无海港,90%以上国际贸易需通过以下邻国港口中转:
喀麦隆杜阿拉港(Port of Douala)
主要通道:承担乍得约70%的货物中转,经公路或铁路运输至恩贾梅纳,全程约1,200公里。
尼日利亚拉各斯港(Port of Lagos)
次要通道:面向西非地区,陆路运输受安全与效率限制。
贝宁科托努港(Port of Cotonou)
替代选择:用于规避杜阿拉港的拥堵,但市场份额较低。
次要港口
乍得境内其他小型内河港口包括:
萨尔港(TDSRH)、阿提港(TDATV)、博科罗港(TDBKR)等,均以区域性散货运输为主,吞吐量有限。
运输网络特点
内河主导:恩贾梅纳港通过沙里河与洛贡河支撑国内农业经济,但基础设施落后,依赖季节性水位变化。
跨境依赖:乍得国际物流严重受制于邻国港口效率(如杜阿拉港拥堵)及陆路运输成本(平均每吨货物运费增加40%-60%)。
战略挑战:缺乏铁路与现代化多式联运体系,亟需提升内河航道维护与跨境协议灵活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