马里作为内陆国家,无直接海港,其物流体系以尼日尔河内河港口为核心,结合邻国港口跨境中转支撑国际贸易。以下是分类说明:
本土内河港口
巴马科港(Port of Bamako)
核心地位:首都巴马科的核心内河港口,位于尼日尔河上游,承担国内大宗货物(谷物、盐、枣椰)的集散。
运输限制:尼日尔河部分航段通航能力有限,依赖季节性水位变化。
卡伊港(Port of Kayes)
区域枢纽:位于尼日尔河上游,连接马里西部与塞内加尔达喀尔港的陆路运输线。
其他内河港口
库里科罗港(Koulikoro)、莫普提港(Mopti)、通布图港(Tombouctou):分布于尼日尔河中下游,以散货运输为主,吞吐量较小。
跨境中转港口
马里90%以上国际贸易依赖邻国港口:
科特迪瓦阿比让港(Port of Abidjan)
主要通道:承担马里锂矿(布古尼矿区)出口,经公路运输至阿比让港,全程约1,200公里。
塞内加尔达喀尔港(Port of Dakar)
次要通道:通过巴马科-达喀尔铁路(总长1,250公里)连接马里内陆。
贝宁科托努港(Port of Cotonou)
替代选择:用于规避阿比让港的拥堵,但市场份额较低。
无水港与物流节点
巴马科干港(Bamako Dry Port)
功能:作为陆路运输枢纽,整合货物后通过邻国港口出口。
桑迪亚拉无水港(Sandiara Dry Port)
战略意义:提升跨境物流效率,降低对单一邻国港口的依赖。
运输网络特点
内河主导:尼日尔河内河航道总长4,830公里,但仅约2,000公里可全年通航,限制大吨位运输。
跨境瓶颈:陆路运输成本高昂(占货物总成本40%-60%),且受邻国港口效率(如阿比让港拥堵)影响。
资源驱动:锂矿开发推动马里与科特迪瓦港口合作,需强化铁路和多式联运能力。